最新消息
第一次見到五歲的小美,身高大約100公分,過瘦的身材,仍穿著M號尿布,頭髮及肩,瀏海蓋住可愛的單眼皮臉龐,臉上及身上有明顯污漬,是一個習慣將食物倒在地板上撿起來吃的女孩。媽媽長髮及腰,不到155公分的身高,體重大約也不到40公斤,孱弱的身體,照顧著小美以及6個月大的妹妹。
第一次進入小美家中,映入眼簾的是帶有黑色髒污的黏膩地板,住處約六坪大小套房,角落到處堆放衣物、不清楚內容物的大型塑膠袋,牆邊桌上放著不確定有沒有洗過的鍋碗瓢盆,奶瓶及奶嘴有顯而易見的咖啡色髒汙,屋內瀰漫著潮濕混雜著食物過期腐敗與油垢的味道,難以想像小美在這樣的環境下,堅強努力長大到現在。
早療社工進一步了解後發現爸爸工作不穩定,且時常離家,媽媽因需照顧嗷嗷待哺的妹妹,日常開銷僅能倚靠社會福利補助金及撿拾回收勉強度日,常常有一餐沒一餐,導致小美常常自行徒手挖取妹妹奶粉食用充飢,或是隨手拿物品起來啃食,看著營養不足導致身體纖弱的小美,社工心中萬般心疼。
早療社工得知社福中心社工也在協助小美家,馬上與社福中心社工確認小美家中狀況與討論彼此服務的分工,後來決定由社福中心社工先主責輔導、協助改善小美家中居住環境,以及提供適當親職教養觀念與技巧。早療社工則評估小美整體發展明顯落後,媒合社區療育服務,讓早療老師到家中進行時段療育,增加小美日常生活經驗刺激,且經資源評估與考量小美家中三餐不繼,連結外部資源單位,為小美申請了一筆急難救助金,每月由早療社工代買尿布、奶粉、食品乾糧等,緩解小美家生活物資缺乏的狀況。
五歲的小美也是就讀幼兒園大班的年紀,早療社工開始協助小美家時,學前鑑定安置[註1]已結束,幸好小美家領有低收入戶資格,公幼抽籤有優先入學的保障,小美也順利準備進入A附幼就讀幼兒園,就在社工以為小美生活終於趨於穩定,媽媽忽然表示有搬家至B附幼學區的規劃,但公幼抽籤早已結束,入學名額恐怕早皆已滿員,但早療社工可沒時間感嘆計畫趕不上變化,在得知搬家消息後,第一時間連絡B附幼主任詢問新生名額,並向主任說明小美就讀幼兒園的急切性,為小美爭取就學權益,好在剛好B附幼有一名錄取生放棄報到,小美也得以順利擠進公幼窄門。
考量小美家中情況特殊,且整體發展可能會有就學適應問題,所以早療社工在開學前與幼兒園召開轉銜會議[註2],事先讓幼兒園老師了解小美需求,規劃適合小美的教育目標,早療社工也向幼兒園老師清楚說明協助小美家的社工們各自主責的服務內涵,使幼兒園老師知悉未來小美如發生特殊狀況時該向哪位社工聯絡。
現在小美穩定就讀幼兒園,雖出席率未盡理想,須持續叮嚀媽媽早起接送小美上學,而小美從幾乎沒有口語能力、如廁需仰賴尿布、吃飯習慣用手抓等狀況,進步到可簡單表達自己需求、嘗試戒除尿布上廁所、練習使用餐具了!這些進步雖對於五歲孩子來說是基本,但對於小美來說,可是經過許多波折才有的成長。
小美的成長路上還很長,但早療社工相信,在與其他單位、學校以及周遭鄰居、民眾共同合作之下,勢必會為小美織出一張漂亮的網子,接住小美每一個需要幫助的時刻。
註1:此故事為真人真事改編,依社會工作個案保密原則,故事情節有進行適當調整,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註2:為保障特殊兒童的就學權益,透過「新竹市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依據孩子的需求及參酌家長意見提供安置入學之建議及相關特教支援措施,以就近安置為原則,協助孩子安置到最適當的就學環境。
註3:類似交接會議,由召開單位向後續接手單位說明服務對象整體能力表現、家況、服務使用狀況、提供服務應注意事項等。
圖一:社工(左)提供奶粉、尿布物資給小美家。
圖二:社工(左1)陪同媽媽(左2)和小美(右2),在老師(右1)帶領下參觀教室。